读”领风骚 “悟”占鳌头 ——《掌声》教学案例

时间:2020-06-30     阅读次数: 149 次

一、案例背景

目前小学语文老师相对别的学科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有点多,占用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剥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个“对话”的主体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环节,应该占课堂教学的主要板块。为了减少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分析课文,本学期我把“以读代讲,读中悟情悟理”作为阅读教学的研究主题。

二、教材内容分析

《掌声》以其细腻生动的文笔讲述了一个身患残疾而自卑的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在同学们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课文通过英子前后的变化,表现了鼓励和关爱的掌声蕴含的强大力量。故事非常感人,非常适合用来上以读代讲的课型。

三、学习者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无论是注意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比一二年级提高了不少。这个阶段的学生真正需要的,是养成课堂上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通过各种方式读课文,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最终学有所得。

四、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我“读”为线“悟”为面,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去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因此,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能抓住关键语句,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英子的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鼓励和关爱的掌声蕴含的强大力量。

五、教学策略分析

  创设情境 情境朗读 合作交流

六、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多媒体 课本  学习单  歌曲《掌声响起来》

七、教学过程

教学片段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孩子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生字词读得怎么样?

   (学生跃跃欲试,老师出示带有多音字“落”和“调”的短语)

1:腿脚落(lào)下了残疾

2:老师是刚调( diào )来的   

师:多音字读得很准,现在老师检查一下词语认读情况。

(老师出示词语:犹豫 持久 开朗 忧郁 残疾 热烈

生:(学生开火车认读)

师:哪些词语是描写英子的,哪些词语是描写掌声的?

生:犹豫、 开朗 、忧郁、 残疾是描写英子的,热烈和持久是描写掌声的

师:谁能用上这六个词语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们思考了一下,很快有人举起手来)

生:课文讲了一个叫英子的学生小时候生病腿脚落下了残疾,很忧郁,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她犹豫了很久,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同学们两次持久而热烈的掌声给了她极大的鼓励,她从此以后变得很开朗。

     (在老师的带动下,全班同学给该生鼓掌)

    教学片段二:对比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了解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师: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了解英子前后的变化,并划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边读边划)

   师:掌声前的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忧郁。

   2:自卑。

   师: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1:我从“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看出她很忧郁、很孤独。

   师:你体会得很好,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学生语气低沉地读出了一个忧郁、孤独的英子)

   2:我从“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这句话看出英子很自卑,她不愿意让同学们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该生通过朗读,读出了一个自卑的英子来)

  :掌声过后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生:自信、开朗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1: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2: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英子下课后不仅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在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她腿脚有残疾,跳舞肯定不好看,但是她却不在意,这多自信呀!

师:你体会得很好,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该生绘声绘色地读出一个开朗、自信的英子来)

师:全班同学一起读1和4自然段,注意读出英子掌声前后的不同。

(全班同学声情并茂地读出了英子前后心情的变化)

 片段三:品读课文2、3自然段,领会掌声的内涵。

 师:是什么改变了英子呢让我们回到几年前的故事会,看看故事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两次掌声中英子表现的句子,从神态和动作体会英子心情的变化。读完后与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带着问题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划出相关句子)

 师:谁来读读你划的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2: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这两次掌声有什么区别?

1:第一次掌声是鼓励的掌声。

2:第二次掌声是赞美的掌声。

师:如果同学们的掌声会说话,这两次掌声分别在对英子说什么呢?

1:第一次掌声可能会说:‘英子你不要害怕,你大胆地上去讲故事,同学们不会歧视你走路的姿势的。’

2:第二次掌声可能会说:‘英子,你不仅故事讲得好,普通话说得也这么棒!’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们来读出两次掌声的不同吧。

   (女生读第一次掌声,男生读第二次掌声)

师:英子在两次掌声中有什么表现,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

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从“把头低了下去”我体会到英子不愿意上去讲故事,她很害怕。

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从“犹豫”体会到英子内心的斗争,“慢吞吞”体会到英子不情愿但是又没有办法的心理状态。

3:我来补充,我从“眼圈红红的”体会到英子内心的焦灼和无奈。从“终于”我体会到英子作出决定的艰难。

4: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从“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体会到英子对同学们掌声的感谢。

    (学生每次讲完后,老师都引导学生把其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师:英子是怎么评价同学们的掌声的呢?大家一齐读英子的来信。

(全班学生一齐读英子的来信)

师:英子在来信中写出了这次掌声对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我们看作者董宝纲是怎么  

   掌声的?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  

   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拓展:教师出示董宝纲在原文最后的一段话,并有感情地朗读。)

师:每当读到这段话,我就会想起《掌声响起来这首歌》,请大家跟着录音一齐演唱这首歌。

  (学生一边看着大屏上滚动的歌词,一边跟着歌手深情地演唱歌曲《掌声响起来》)

师:同学们,课文上完了,你们对掌声有什么新的认识,请拿出笔在学习单上写下来吧!

   (学生一边伴着《掌声响起来》的歌曲,一边完成学习单,写完的学生自发地起来展示)

1: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能给我们带来希望! 

2:掌声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

3:掌声是一盏指路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4:掌声是一个火炉, 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八、教学反思

《掌声》是一篇特别感人的故事,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浓浓的情意,可以作为“以读代讲,读中悟情悟理”研究主题的教学范本。因此,我的教学设计紧扣“读”“悟”来展开,整堂课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范读、齐读、男女生读、自由读、默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让声情并茂的读书声和活跃的思维活动合理地产生碰撞,产生阅读效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孩子们为掌声所下的定义是我始料未及的。看到孩子们自信的神情,听着孩子们脱口而出有感而发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看到了我引导学生一遍遍读书所取得的效果。

  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实施“以读代讲,读中悟情悟理”的教学方法呢?通过《掌声》这堂课我认为读书要分层次,每一遍读书都要带有目的性。

第一遍:初读课文。

通过学生个人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圈出识字条里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扫清文字障碍。教师可以分自然段来抽查后进生朗读课文的情况。以填空或者给出关键词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

第二遍:品读课文。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后,老师引领学生抓住两到三个重点段落进行学习。重点段的学习决不能空泛,要抓住重点句和关键词去品词析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悟情悟理,从而入情入境地去读课文,甚至去背诵积累。

第三遍:读写结合。

我们语文学习的八字宪法是“听、说、读、写,字、词、句、篇”,从这八个字中我们不难看出,语文课堂上的所有的读书活动,最终都会落实到写上来。所以第三遍读书,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去看看文章的结构特点,从而进行写话或者写一个片段的训练。

贾志敏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读书,变着花样让学生读书,兴趣盎然地读,卓有成效地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懂、读好。”希望语文老师们今后课堂上能够少一点分析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去读书和感悟,让“读”领风骚,“悟”占鳌头。

   

教案提供:钮维霞

编辑:钟艳婷

责任编辑:孙家祥

2020年0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