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探究课堂|深圳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高中部开展红色研学实践
时间: 2025-06-03 作者:YHJ 阅读次数: 112023年5月20-24日,深圳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高中部组织600余名师生赴福建龙岩、厦门开展为期五天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活动以“赓续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通过实地研学、沉浸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传承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 出发动员,以研促学
5月20日,随着高中部德育干部王红领的动员讲话和授旗仪式的进行,主题研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动员讲话强调了活动是一次行走探究课程,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并提出了“带着思考去观察,带着问题去探究,带着责任去感悟”的探究要求;做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
■ 古田寻迹,红色启蒙
5月21日,在古田会议旧址,师生们瞻仰毛泽东主席雕像,参观会议原址,通过历史文献和实物展陈深入了解古田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
晚间,研学团队为当月过生日的师生举办了简朴而温馨的集体生日会,带队老师表示,在革命老区举办这样的活动,更能让同学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 岭上忆峰火,战地砺初心
5月22日,研学团队奔赴松毛岭战地遗址开展实践教学。同学们聆听讲解员讲述1934年红军在此浴血奋战的壮烈事迹,当听到“万余名无名烈士平均年龄不足18岁”时,许多同学眼含热泪,深受触动。
在军事教官的指导下,同学们体验“挑粮送弹药”实战训练,深感“当年红军战士要负重行军数十公里”的不容易;随后的战地救护课上,校医团队系统讲解三角巾包扎技巧,练习头部、手臂等部位的伤口包扎方法,学习战地救护技能。
下午的“长征出发仪式”在中复村观寿公祠前举行,同学们喝客家壮行茶,领平安红鸡蛋,手持火把重走长征路,切身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辛历程。同学动情地说:“举着火把走在这条路上,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红军战士告别乡亲时的不舍与坚定。”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研学,让红色历史可感可知。
■ 鼓浪屿上听涛,嘉庚风骨励志
5月23日,师生登临“海上花园”鼓浪屿,在万国建筑博览区展开人文考察。历史教师现场教学,引导同学们对比英国领事馆的哥特式拱窗与闽南民居的红砖古厝,剖析“万国建筑”背后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脉络。同学们拍摄百年建筑,品尝闽南小吃,感受地域文化魅力。
下午的集美学村之行,将研学推向高潮。在陈嘉庚纪念馆内,当看到先生“变卖大厦维持厦大”的史料时,同学在研学手册上郑重写下:“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影像的立体呈现,先生“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精神品格深深镌刻在学子心中。
■ 筑梦青春励成才,厦大研学启新篇
在研学之旅的最后一天,同学们怀着憧憬走进素有“南方之强”美誉的厦门大学。漫步芙蓉湖畔,参天的棕榈与红砖飞檐的嘉庚建筑相映成趣,浓厚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中午时分,同学们与厦大学子在芙蓉餐厅共进午餐。简单的交流让同学想到:“原来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锤炼品格、追逐梦想的舞台。”
返程的动车上,同学们纷纷在研学手册上写下感悟。一位同学这样总结:“五天的研学,我们在革命圣地汲取力量,在文化殿堂启迪智慧,今天又在理想学府播种梦想。这趟旅程的结束,正是新征程的开始。”
随着列车缓缓驶入深圳北站,此次“赓续红色基因”主题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五天的研学之旅,同学们从龙岩的红色热土到厦门的人文胜地,用脚步丈量历史,以心灵感悟精神。在古田会议旧址,同学们触摸到信仰的温度;在松毛岭旧址,同学们体会到坚守的力量;在鼓浪屿的万国建筑中,同学们读懂了开放包容的智慧;在陈嘉庚纪念馆,同学们见证了教育报国的赤诚。最后一天的厦门大学之行,更让同学们在“南方之强”的学术殿堂里,点燃了求知求真的火种,种下了励志成才的理想。研学虽已结束,但成长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