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媒探新径 学科共融启新思——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初中理综组开展《教育新语》读书分享活动
时间: 2025-04-25 作者:YHJ 阅读次数: 155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16日下午,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初中理综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以“共读·共享·共成长”为主题,深度开展《教育新语》读书分享活动。这部由美国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撰写的教育经典,为教师们打开了一扇创新教学的智慧之窗。
活动通过理论研读、学科实践案例分享、互动互评等环节,展现了理综教师团队以阅读赋能课堂改革的探索精神。
理论落地:学科实践案例深度剖析
活动中,教师们结合书中“个性化教育”“技术赋能课堂”等核心理念,立足学科特点展开分享。
曹丽老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化学教学实践》为题,提出AI智能助力提升化学学习效率设计策略。她以“金属钠与水反应爆炸现象”实验为例,展示了利用虚拟实验室可模拟危险化学实验,并利用数字化平台跟踪学习轨迹,学生实验操作安全可靠同时有效提升熟练度。
晁志刚老师以《教育新语 人工智能时代 教什么,怎么学》为题,聚焦实验教学革新,分享了可汗学院微课资源与线下课堂的融合经验。
卢光科老师从《教育新语》倡导的“翻转课堂”获得灵感,以八年级力学专题为试点,构建了“问题导学—微课自学—分层精讲”教学模式。
齐芳华老师以“从生活走向物理”为主题,分享了如何将书中“情境化教学”理念融入课堂。齐老师认为,教育应如可汗所言,“像拼图一样连接知识与生活”。
作为理综教学的重要支撑,实验员曾丽婷从书中“实践育人”理念出发,提出“开放式实验工作坊”构想。她打破固定实验流程的束缚,在“金属活动性探究”实验中,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金属样本、设计对比方案,甚至“试错”。
互评共进:凝聚团队成长合力
在分享后的互评环节,教师们通过匿名评分表从“理论应用深度”“案例创新性”“实践推广价值”等维度进行交叉评价。初中部教学主任张翠玲总结道:“这场分享不仅是理念的碰撞,更让我们看到学科融合的可能性。理综教学不应囿于物理、化学的界限,而要以科学思维培养为纽带,构建跨学科育人生态。”她同时鼓励教师将书中“终身学习”理念传递给学生,让课堂成为点燃创新火种的沃土。
书香润初心,知行促远航。本次读书分享活动以《教育新语》为支点,撬动了初中理综组对教学模式的全新思考。正如萨尔曼·可汗在书中所说:“教育的目标是唤醒好奇心,而非填满容器。”理综教师们正以阅读为帆,在创新教育的航程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