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情感教育内核,创新关爱育人生态——小学部教师培训探究理念与教育融合的新范式
时间: 2025-02-25 作者:YHJ 阅读次数: 86为全面提升小学部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美好教育氛围,2月19日晚,小学部在三楼培训室开展了题为《用爱与关怀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旨在寻找学校文化与教育生态的更好契合点,研究文化理念与教育教学更佳的融合范式,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本次培训由小学部负责人张丹主讲,围绕教师自我修养、班级建设及家校沟通三大核心议题展开,借以深化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提升育人智慧,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当“爱心满怀”的教师
培训在“幸福传递”活动中开始。通过互动游戏、教育案例分享、视频观摩等多形式的互动,引导老师们深入理解“爱与关怀”的教育内涵。活动总结中,张主任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温度更显珍贵。爱与关怀不仅意味着尊重、理解、接纳、信任与包容,更体现在日常教育中的关注、支持、引导与鼓励。
作为教师,不应吝惜对学生给予爱的赏识、鼓励、微笑、抚摸、拥抱;作为教师,应用心去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用爱去感知他们的需求,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作为教师,还应具有良好的共情能力与沟通技巧,这样才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坚强后盾,助力学生奠基美好人生。
二、建“爱意满满”的班集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域。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班集体,能够为学生提供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形成健全人格和积极品格。张主任提议,通过组织主题班会、趣味团建、生日PARTY、心情贴吧、优点发现、爱心小使者等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搭建多元展示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还可通过营造民主、平等、互助的班级文化,让爱的力量在集体中流动,滋养每一个生命的成长。
三、搭“爱与关怀”的桥梁
高质量的家校沟通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以爱与关怀为起点的家校沟通,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还能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支持的环境。张主任倡导,在家校互动过程中,教师应主动扮演高质量沟通的缔造者角色,积极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需求与期望;善于运用积极的沟通语言和方式,有效传递爱与关怀,分享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同时,还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倾听家长的意见与建议,这样才更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
爱与关怀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教师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培训结束后,大家踊跃发帖回应,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爱心,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构建爱与关怀的美好的教育生态,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与关怀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教育成为一场温暖的旅程,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点亮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