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于漪》读后感(二十一)—— 师者的根在祖国,师者的魂是民族

时间:2021-06-21     阅读次数: 149 次

读“人民教育家于漪“有感

——师者的根在祖国,师者的魂是民族

最喜欢于漪老师说的”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教育事业是实践的事业,我所写的几百万字的文章,都是教育教学中学生帮我提出的问题“,是多么诚恳和实在的话语。

于漪老师她没有任何名片。虽然她的头上有着“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声名显赫的桂冠,但是,她内心最喜欢的始终还是“教师”这个最普通的名字。于漪老师说过:“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于漪老师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奉献给了基础教育事业。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在最普通的岗位做最不普通的事,让别人踩在自己的肩上前进,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教育者所需要的灵魂。把小事做成大事,把教育的灵魂融进骨子里,把民族的振兴作为自己的事业,把国家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第一责任,无怨无悔一辈子。于漪生于长于一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铁蹄长驱直入,家乡危在旦夕,于漪就读的薛家巷小学即将解散。一天下午,音乐老师教于漪班上的同学唱《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血,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尽管曲调温柔敦厚,节拍缓慢,但老师教得那么激动,边解释边打着节拍唱,边唱边一句句解释,眼中含着泪水,于漪和班上的这些七八岁的孩子被深深感染了,心中第一次闯进了“祖国”“气节”“亡国奴”这些大字眼,似乎一下长大了许多。从此,这首歌不断在于漪胸中激荡,构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年轻老师眼含泪水教唱的形象经常在于漪脑中萦绕。据她回忆,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老师是用“心”在歌唱,唤起我们幼小心灵的觉醒。当年的她,幼小的心灵第一次受到如此的震动。就像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一样,这一课,于漪永远忘不了。国家被侵略,遭灾难,普通老百姓家同样遭殃,受罪。童年快乐美好的生活被炮火打得烟消云散。社会现实的教育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后来辗转求学,投考到镇江中学。学校离市里几十里路,不住校无法就读。当时,物质条件极其艰苦,无电灯照明,无自来水,住宿的地方是日本鬼子留下的军营,宿舍里没有一张桌子、一张板凳,面盆、漱口杯都放在泥地上。

晚自修是学校一景。那时的教室里每张课桌上一盏煤油灯,两个同学合用,尽管油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但排列整齐,星星点点,远远望去,简直有纳兰性德《长相思》中“夜深千帐灯”的味道,尤为动人的是年轻学子伏案读书求知的情景。既要求知,就不怕艰苦,同学中无人言苦,而是苦中有乐。知识大门打开,某一定理、某一定律终于理解时,某篇文章、某个问题悟到真谛时,自控能力好的会莞尔一笑,无所顾忌的就手舞足蹈,千姿百态,生气勃勃。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时,三五同窗好友总要去踏青。镇江北固山是寒暑假必去之处。老师教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旋律常在脑中激荡。北固山就其高度而言,不过是一座小丘,由于有厚实的人文背景、传世的诗词,在我的心目中高大巍峨,有说不尽的滋味。登临山顶,回顾历史风云,遥望滚滚长江,不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诗句会脱口而出,而且会立刻联想到《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大家感慨系之,忧国忧民的思想充盈胸际。

每当此时,镇江中学校训“一切为民族”五个大字总凸现在眼前。“求学为什么?从愚昧走向文明,就要立志为解救苦难的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老师激昂的话语揭示了求学的目的,树立起做人的标杆,诠释了校训的内涵。为此,那时正风华正茂的于漪和同学们孜孜矻矻,努力进取,把物质生活的贫乏、艰难踩在脚下,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与欢乐。“一切为民族”这五个大字掷地铿锵,镌刻着于漪老师的心,成为于漪老师铸造师魂的基因。

于漪老师从教六十多年,始终坚持自我超越,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不断创新,她的教育理念领先,教学见解常新,不仅引领着语文教学的未来,而且还深刻地辐射到学校德育工作、教师教育等多个领域,甚至对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永不自满,永远好学,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师者永葆青春的最大秘诀。老师的精神和作为是我们现阶段每个老师的楷模。


陈奎